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博览 > 科技热点 > 正文

磁场定位超强的海龟

发布时间: 2020-06-05 17:23:59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字号:[ 常规 ]

年幼的红海龟能通过地球磁场来调整游动的方向。这些红海龟似乎天生就能感受地磁场,因而有方向感,能在首次沿着北太平洋的迁徙中,始终呆在温暖的水域。在成长过程中,红海龟能够通过学习辨别重力差异,以及磁场方向,建立更加细致的磁场地图。

然而,人们至今还未探明这些动物如何能感知磁场,以及磁场是如何影响动物体内的生物组织。许多研究者认为,磁场感应器管可能存在于海龟及其他能感受磁力的动物的头部。磁力接收器可能以磁晶为基础,而磁晶又受地磁场作用,能在磁场变化时,拉动可伸缩的磁力接收器或某些发状细胞。也有人认为,动物探测磁力可能根本不需要任何特别的生物结构,而是依靠体内某些物质的一系列化学反应。人们已经在一些细菌中找到了这类矿物质。如在鲑鱼和鳟鱼这类能在迁徙时判断地磁场的动物的鼻子中,也找到了这种矿物质。

如果以上所说属实,那么一只迁徙的海龟在它开始绕北太平洋14万千米的远徙时,能感受到磁力吗?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Kenneth Carolina给了这样一个比喻:想象一下在游泳的同时,你还注意着自己的一左一右两撮头发。向北游时,没有一撮会动。而向南游时,你会感觉有人轻轻地拉了拉你左边的头发;向西游时,你感到有人猛拉你右边的头发。掌握稳定的路向对于保持感受磁场的能力很重要。

这是一种可能。另一种可能是,动物的眼睛里可能有一种叫作蓝光接受体的感光色素。这种色素能以化学成分感测磁场,并生成视觉提示——动物就以此作为“指南针”。如果这个说法成立,那么动物眼中的磁场就可能是变化着的,就如同一束光或者一些色彩会随着所对的不同方向变换。有一些证据显示,这说法至少在某些动物身上是成立的。人们已经在一些会迁徙的鸟类的视网膜中发现了蓝光接受体,这种物质在鸟类利用磁场导航时十分活跃。此外,视网膜细胞中含有的某些矿物质与脑中某个区位相联,一旦这种物质被移除,鸟类在磁场中的导航能力就会受阻。

图片2.jpg 

然而,除非我们能研究出动物如何探测磁场,否则不可能进一步了解鸟类在探测磁场时的所见所感。不过我们还有些希望——近期发现,接受过人类深入研究的果蝇和斑马鱼也能感应磁场。与野海龟和鸽子相比,它们的大脑更小而简单,也更利于研究。因此,也许对这些动物的深入研究能给我们找到一些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