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热点 > 特别关注 > 正文

千万别等到了失去才想到珍惜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发布时间: 2016-05-23 17:30:08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字号:[ 常规 ]

江苏科技报记者 胡琴 马洋

 

在人类生生不息的繁衍和文明历史的进程中,生物多样性一直贯穿其中,是维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尊重、保护、拥有生物多样性,就是尊重、保护、拥有我们的生命。5月22日,是第21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可持续的人类生计”。下面是我们记录的4个普通人的故事,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工作、生活中,默默地保护着生物的多样性,一点一点集聚着微弱的力量,保护着属于我们每个人的美丽家园。

 

6000多份珍贵植物标本的故事

5月19日,无锡市民邬文祥先生的儿子邬秉左,将父亲生前用40多年收集的6000余份植物标本,无偿捐赠给南京中山植物园植物标本馆。未来,这些标本将经过整理、消毒等程序后进入“专库”进行保存,并在完成标本数字化之后上传到“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供国内外学者使用。

数十年如一日收集标本

邬文祥早年在南京大学念书,师从著名禾本科专家耿以礼教授学习植物分类学,参与过苏南植物调查并发表多篇论文。1959年邬文祥从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此后,他当过农业技术员、中学老师、研究所翻译,却一直心系老师布置的一个课题“无锡市高等植物调查”,一有时间就往野外跑,找寻那些或熟悉或陌生的植物。

在几十年的时间里,邬文祥经历了“文革”“下放”,却一直坚持野外考察采集,几乎以一己之力完成了无锡维管植物的调查,采集了无锡及苏北标本1万余份,目前已有数千份被国内多家标本馆收藏。

邬文祥的儿子邬秉左回忆说,“记得有一次,父亲带着弟弟到野外采集标本,回来路上两人摔了一跤,自行车坏了,但几个植物标本完好无损。”

填补国内“植物档案”

“在这6000余份植物标本里,有十来种是江苏乃至全国范围内新公布的植物记录。”长期从事植物研究工作的省植物研究所徐增莱研究员粗略估算。值得注意的是,能提取青蒿素的黄花蒿,濒危的瓶尔小草……都可以在这批标本中看到。

其中,瓶尔小草有细短的根茎,在离地6—9厘米处长出一片椭圆叶子,时常混迹于阴暗湿润的杂草丛中,很难发现。1977年5月的一天,邬文祥在射阳县新洋农坊的荒地草丛中,找到了狭叶瓶尔小草,并做成标本保存至今。

徐增莱说,瓶尔小草这种植物,不熟悉当地的专家不知道去哪儿寻找,熟悉当地的一般人又区分不出来,藏得很隐蔽,标本也很珍贵。几十年过去了,瓶尔小草已经非常少见,被列为国家濒危植物。

标本全部无偿捐赠

为了保存好采集来的标本,邬秉左告诉记者,父亲在家里专门腾出一间房子,用以存放植物标本。“房间里总是打扫得很干净,并且父亲每年都会把植物标本重新套袋,撒上樟脑丸粉末防虫害。” 邬秉左说。

在邬文祥采集制作的标本中,记者看到,每一棵植物的信息都非常详尽,除了能见着完整的连枝带叶的“真身”,下方也都记录着植物的身份信息,包括英文名、中文名、采集时间和采集地点,最后一行还都有个人印章。邬秉左说,“直到80岁前后,父亲头脑不太清醒,经常忘事,但还是记挂着采集植物,子女出差,父亲还托我们从外地带植物回来。”

2010年,邬文祥辞世,留下一屋子的植物标本。邬秉左说,“这些植物标本是父亲的毕生心血,也是宝贵遗产,家人希望它们能保存完好,发挥更大作用。父亲的大学时光在南京度过,也在南京短期工作过,对南京有感情,家人一致决定把植物标本无偿捐给这里。”

标本记录环境变化

2015年4月,邬秉左首次向南京中山植物园标本馆捐赠了父亲珍藏的3200份标本。目前该馆已完成对这些标本的整理、消毒,设立专库保存,今年初完成标本的数字化后,上传到“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供全球学者使用。

徐增莱说,这次获赠的植物标本中,有10种填补了中山植物园标本馆收藏空白,如蟛蜞菊、狭叶瓶尔小草等,都是珍贵资料。其他重复标本同样珍贵,徐增莱说,“不同时期的标本收集越详细越好,可为物种发展研究提供更详细的资料。多份标本或许能提供关于物种变异或生存环境变化的相关信息。”

 

蝴蝶“狂人”和一座博物馆

著名蝴蝶专家张松奎先生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三十余年。在他的推动下,我国首家“中华虎凤蝶自然博物馆”在南京市浦口区老山生态区附近建成开馆,参观者络绎不绝。

几十年间,为了寻找蝴蝶,张松奎只身一人扎进神农架的原始森林;为了考察高山绢蝶上高原、爬雪山……不过,身为南京人的他最钟情的还是中华虎凤蝶,因为南京是这种蝴蝶分布最多的地区。

中华虎凤蝶不仅是我国特有的蝴蝶种类,更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被昆虫专家誉为“国宝”,但对中华虎凤蝶的保护也迫在眉睫。据张松奎多年研究,中华虎凤蝶一年发生一代,一年里有300天左右都是蛹期,一般只在3月至4月间羽化为蝶。中华虎凤蝶属于寡食性蝶类,它的幼虫在南京只吃杜衡这一种植物。近年来,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中华虎凤蝶的生存环境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中华虎凤蝶的数量也在日益减少。“中华虎凤蝶自然博物馆”在南京建成开馆,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这个“国宝”级的蝴蝶种类,也让更多的人自发地加入保护中华虎凤蝶生存环境的行列。

 

一项忧心忡忡的调查

5月19日,就在邬秉左捐赠植物标本时,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自然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的研究员丁晖和项目组的伙伴们,正在南京江宁继续开展全国第四次外来物种入侵的调查。虽然这次调查已经接近尾声,但丁晖越来越担忧,因为通过调查了解,外来入侵物种的数据一直在增加。

“经过全国范围内的调查,外来入侵物种已经高达488种,涵盖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物种。”丁晖说,外来入侵物种不仅仅是来“分一杯羹”,它们也有可能完全抢占“土著生物”的生存空间,并破坏生态环境。近几年,我省口岸也截获了松材线虫等大批有害生物物种,豚草、大米草、水葫芦、加拿大一枝黄花等已在江苏部分地区大肆蔓延,造成了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产的破坏。因此,防治外来入侵物种的威胁和危害,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重要问题。

丁晖介绍,入侵物种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引进栽培——种群繁衍——扩散——发生危害,目前主要通过检验检疫、农业、林业和环保等部门通力合作来遏制,源头禁止、制造天敌、喷洒药物等。

“公众在防治外来入侵物种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丁晖强调,日常生活中,放生的报道屡见报端。因为缺乏科学指导的放生,往往会造成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外来物种入侵,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或食物链结构,有些珍稀濒危动物由于无法适应新的环境而死亡。

  

一位研究员的担忧

赵团结是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员,从事大豆种子的研究已经有20多年的时间。据他介绍,目前实验室保存着15000多种国内外各个地方不同作物的种子,大约涵盖了6万多个不同物种,包括水稻、大豆、棉花、小麦等常见农作物。虽然有些种子在农业耕作中已经被农民们淘汰,但每一个品种都是研究员眼中的珍宝,承担着作物品种多样性“繁衍”的重任。

“不同地方农民种的大豆品种可能都不一样,有的地方早熟,有的地方晚熟,有的人看到别人种的豆子长得好,自家的种子就弃之不用。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把各种种子都搜集起来,因为它们都有自己的特点,如果不保护,很多品种就可能消失。”赵团结向记者强调,每一个物种都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有的品种可能个头不大,不受农民欢迎,但是它可能含有某种抗病基因,所以我们要好好保存研究。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有一片农场,赵团结等实验员基本有半年时间都待在田间地头观察作物的生长情况,平时他们也会在全国各地搜罗不同农作物的种子,进行试验观察。目前,通过杂交育种,已培育出得到认定的大豆品种20多种。

尽管有意识地开展了保护与创新工作,但赵团结仍然认为,每个物种都在面临灭绝的现实问题。眼下,对物种资源多样性的保护意识不足,给本土产业带来的威胁依然存在。

 

 

◆建议——

希望有更多的志愿者加入

“江苏虽然是我国经济、文化、科技较发达的区域,但是多年来的研究工作实践反映出,我们对江苏植物区系的了解仍不够丰富。邬文祥先生的志愿采集工作,填补了地域性植被采集的一段空白。”徐增莱直言,“像植物分类学、物候学等需要大量长期野外考察、观察工作的学科,仅仅依赖于专门的研究机构、专业的科研人员,有时是远远不够的,大量的业余爱好者和研究者从事调查、采集、研究工作,是对专业机构研究工作的有益补充。”但是,目前我国还很缺乏开展研究和采集工作的业余学者,比欧洲落后了一大步。“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为植物建‘身份证’的志愿活动。”徐增莱呼吁。

因地制宜保护生物多样性

“目前,对生物多样性最大的影响其实来自人类。” 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李亚博士表示,国家对于自然的保护有一些“热点区域”,如生物多样性更丰富的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虽然我们的生物种类没有这些省份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能放松保护这根弦,而应该更清醒地意识到,由于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可能保护难度更大。

据李亚介绍,目前采取的保护措施主要有“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迁地保护是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因生存条件不复存在,物种数量极少或难以找到配偶等原因,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殖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据了解,目前迁地保护主要还是以活体为主,此外,还有建立种子库、花粉库等。“这些和迁地保护的性质一样,只是面对的‘材料’不一样,更注重细胞、基因等。”李亚介绍说,后者对硬件要求更高,保存条件也更苛刻,并且主要用于保存农业上、现实中有作用有价值的一些遗传资源。虽然这也是生物多样性的一方面,但更着重眼前的利益。“所以,行业部门在这方面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李亚直言。“就江苏而言,迁地保护现实而有效,因为江苏有经济实力来做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