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应急科普 > 疾病防治 > 正文

“碘”亮健康(1):科学补碘Q与A(上篇)

发布时间: 2025-04-28 09:37:57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健康江苏   浏览次数:        字号:[ 常规 ]

1.png

碘,是人体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充足的碘营养摄入,对促进生长发育、参与脑发育、调节新陈代谢、维持机体基础活动等具有重要作用,对人体几乎所有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补碘?得了甲状腺结节还需要补碘吗?……这些健康知识,需要你我共同关注。

“5.15”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即将来临,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江苏省疾控局特开设“碘”亮健康科普专栏,重点解答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宣传科学补碘、防治碘缺乏病知识,破解社会上广泛存在的认知误区,指导群众科学补碘。

“碘”亮健康,照亮健康人生!

1什么是碘缺乏病?碘缺乏有哪些危害?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疾病和危害的总称。在缺碘地区,不同发育时期缺碘相应的表现不同,同一发育时期由于缺碘程度、缺碘时间和个体敏感性差异,缺碘的表现也不同。碘缺乏最明显的表现是甲状腺肿大(多见于儿童、青少年),最严重的表现是地方性克汀病(俗称“呆小症”)。碘缺乏尤其影响胎儿、新生儿、婴幼儿和学龄儿童的智力发育和身体发育。成年人碘缺乏,可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肿大等。

2江苏省是碘缺乏地区吗?

江苏地理环境复杂,全省绝大部分地区都属于碘缺乏地区,局部地区属于水源性高碘地区,包括徐州的丰县、沛县全县和铜山县、睢宁县、邳州市、泉山区的24个镇(街道)。1995年前,江苏省重点人群甲状腺肿大率为17.3%(超过5%的国家消除碘缺乏病标准),人群尿碘中位数低于100微克每升,全省碘缺乏地区分布范围广。1995年后,全省碘缺乏地区普遍开展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预防、控制碘缺乏病。目前,江苏省处于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状态。

3江苏省是经济发达省份,又地处沿海地区,应该不缺碘吧?

“沿海地区不缺碘”,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一般认为,沿海地区居民“靠海吃海”,食用海带、紫菜等富碘食物频率高。但根据沿海地区居民膳食碘摄入量调查结果,上述食物的食用频率和食用量反而较低:居民膳食中,84.2%的碘来自碘盐,来自各类食物的碘仅占13.1%(其中海带、紫菜和海鱼只占2.1%),来自于饮用水的碘占2.7%。沿海地区居民如果不通过碘盐补碘,仅仅靠日常膳食,远不能满足每日补碘需求。

江苏省地处沿海,全省绝大部分地区都是碘缺乏地区,需要食用碘盐。目前,全省居民碘营养水平保持整体充足,这正是食用碘盐的成效。如果食用未加碘食盐,97%以上的居民碘摄入量将会低于每日推荐摄入量,碘缺乏的风险很大。因此,我们需要坚持食用碘盐,以保证碘摄入。

4江苏省目前的碘缺乏病防治情况如何?

江苏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发布的《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强化碘盐生产、供应和市场管理,加强碘缺乏病病情监测及健康教育。通过30余年的努力,全省整体合格碘盐食用率保持在较高水平,重点人群碘营养状态保持在充足且较为合理的水平,极大地保证了群众的碘营养需求。

近年来,江苏省人群碘营养监测结果表明,全省整体上仍处于碘营养充足状态。但也呈现出部分市、县(区)碘盐覆盖率、合格碘盐食用率下滑,孕妇等特需人群碘营养不足县(区)数逐渐增多的趋势。

5江苏省已经消除碘缺乏病了,为什么还要坚持食用碘盐?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的情况长期存在,人体对碘的储存能力有限,停止碘摄入后,体内储备的碘仅能维持2-3个月,因此补碘应遵循长期、微量、日常和方便的原则。人每天离不开食盐,实践证明,食盐加碘具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能够长期坚持的优势,符合上述补碘原则,是补碘的最佳途径。

目前,江苏居民碘营养充足、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状态,就是通过以“食盐加碘”为主的防控措施获得的。因此,食用碘盐仍然需要长期坚持。

6哪些人不宜食用碘盐?

甲亢患者应限制碘摄入,尽可能忌用富碘食物和药物。

生活在高水碘地区且尚未改水的居民,每天从饮水和食物中已经得到了较高剂量的碘,这部分人也不宜食用碘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