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苏科技报》
人一旦上了年纪,机体功能逐渐减退,偶尔食欲不振、便秘等在所难免。专家提醒,如果长期出现食欲减退、形体消瘦、腹胀腹痛、排便不规律、贫血等就要当心了,很可能肠道出了大问题。近日,省中医院普外科朱永康主任团队接连救治了多例高龄结肠癌患者,年纪最小的87岁,最大的已是93岁。
九旬老人腹胀如鼓
在省中医院普外科病房,一周前刚做了手术的南京市民陈爷爷面色红润,胃口大增,偶尔能在家人的陪伴下站起来走走路。“感谢朱永康主任的精心救治,没想到老人能恢复得这么好,毕竟93岁高龄了。”陈爷爷的家人开心地说。谁能想到,刚入院时陈爷爷还脸色蜡黄,瘦得如同皮包骨,唯独腹胀如鼓,不能正常排便,痛苦不堪。
据介绍,老人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没胃口,食后欲呕,大便不正常,辗转多家医院治疗效果不佳,后至省中医院就诊收治入院。患者入院时情况十分糟糕,不仅存在重度营养不良等情况,B超和CT检查提示有大量腹水,回盲部存在占位。朱永康在为患者检查后,认为患者腹部隆起,加之大量腹水,可能是由于结肠癌使肠道梗阻所致。
对于高龄肿瘤患者来说,手术存在较大风险,常常采用保守的治疗方式。但陈爷爷的情况复杂,若任由其发展,肿瘤发生转移就失去手术机会,或是无法及时解除梗阻,老人都会随时有生命危险。因此朱永康与患者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后,决定为其实施手术治疗,以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高龄不是手术禁忌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在多学科协作下,高龄已不再是外科手术的禁忌症,但不能‘一切了之’。”朱永康表示,医生不能盲目照搬治疗规范指南,一定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手术的治疗方法,因人而异,个体化治疗,妥善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针对陈爷爷的病情,朱永康表示,如果盲目为患者进行手术,风险极大。“需要积极调整营养状况,维护好重要脏器的功能,将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才能为高龄患者接受手术创造良好条件,让他能够经受住麻醉和手术。”
为此,陈爷爷转入普外科病房,朱永康为其精心制定营养调整方案,前后调整了一个多月,各项指标终于达到手术要求后,朱永康带领团队为其实施结肠癌根除术。手术顺利完成,在术后康复阶段,朱永康还适时为老人配合中药调理,有效提高了患者免疫力和消化能力。
抓住“求救信号”
“类似的高龄结肠癌患者,我们最近接连收治了四五例。”朱永康介绍,有一个87岁的黄奶奶平素身体硬朗,很少生病。一年前,大便习惯发生改变,老人和家人都没在意。8月初,黄奶奶突然出现左下腹痛,伴反酸嗳气,持续两天不见好转,于是在家人陪伴下来到省中医院就诊,经过检查确诊为结肠癌。
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占胃肠道肿瘤的第二位。好发部位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发病多在40岁以后。结肠癌的病因包括遗传基因、肥胖、高脂高蛋白以及少膳食纤维的饮食、经常吃腌制烟熏和煎炸食物、运动过少等。
由于症状不明显,发生、发展隐秘,通常难以察觉,但早期结肠癌治愈率较高,所以能够在早期身体向我们发出“求救信号”时就发现疾病至关重要。专家强调,一旦出现大便习惯改变或性状改变,莫名腹痛、腹胀,贫血、低热、乏力、水肿、不明原因的消瘦等症状就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就诊排除健康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