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身边的科学
炎炎夏日到了,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活动,因人体体内的热量不能很好地散发,使得体温升高,就会产生中暑的情况。中暑主要分为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轻度中暑的主要症状有:口渴、头晕、呕吐等;重度中暑的主要症状有意识模糊、晕厥、休克等。如果遇到中暑的情况,要及时处理和治疗,以避免更严重的后果。常见的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换一个凉爽、通风的环境
如果有轻微中暑的征兆,尽量避免继续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换到凉爽、通风的环境下,使身体的温度降下来。
2.喝一些清凉饮品或盐水
绿豆汤是夏季清热解毒的利器。喝一碗绿豆汤,能稍微缓解中暑症状。喝一些盐水也能起到降温、补充血容量的作用。
3.服用或涂抹解暑药
中暑后,可以在额头或太阳穴涂抹一些清凉油或是服用人丹、藿香正气等中药。
4.冰敷或酒精擦拭身体
用湿毛巾敷在头部和躯干、用冰袋放在腋下以起到降温作用,也可用酒精擦拭身体。酒精蒸发吸热、降低体温,能起到一定缓解作用。
5.平躺后高脚抬高15~30cm
中暑后,身体平躺,脱掉身上多余的衣服,让热气尽快散去。将脚抬高15~30cm,使得血液回流到已缺血的脑部。
当然了,我们不能等到中暑后再想办法,提前预防的工作也得做足了。这里有几个预防中暑的小妙招介绍给大家。
1.出行时做好防护工作
出门前一定要带好防晒用具,如遮阳伞、防晒帽、防晒衣、太阳镜等。尽量避免在12点到14点之间出门,因为这个时间段的太阳很毒辣,温度也会逐渐达到顶峰。
尽量避免穿黑色的衣服出门,黑色衣服容易吸热。也不要穿太紧身、不透风的衣服出门,这样不利于散热。
2.时刻保持室内通风
即使是不常在室外,也避免不了因为闷热而中暑的可能性,所以,我们需要常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长时间在高温封闭的环境里活动。
3.保证充足的睡眠
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的新陈代谢旺盛,且容易感到疲劳。保证充足的睡眠,使身体得到更好的放松,能有效地预防中暑现象。睡觉时不要躺在空调口和电扇下,容易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4.多吃水分含量较高的食物
食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如西瓜、甜瓜、西红柿、生菜等,能帮助人体补充水分。适当地吃一些苦味菜,如苦瓜、苦菜、芥蓝等,也能帮助身体降低内热。
5.别等到口渴才想起喝水
一般人体在感觉到口渴时,身体已经处于缺水状态了,所以要及时给身体补充水分,喝点热茶也是不错的选择。若是出现非常严重的情况,需及时送往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