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应急科普 > 科学防疫 > 正文

第十版诊疗方案有哪些具体调整?

发布时间: 2023-01-10 17:40:53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健康报   浏览次数:        字号:[ 常规 ]

1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1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第十版诊疗方案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在会上表示,第十版诊疗方案的核心理念是对新冠病毒感染按照“乙类乙管”传染疾病进行管理和救治,是指导临床医务人员对新冠病毒感染者进行诊断治疗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规范,主要目的是保证临床治疗同质化水平,保证诊疗效果。

出院标准变化大

第十版诊疗方案对患者出院标准有了较大调整。如,不再对感染者出院时核酸检测结果提出要求;体温正常超过24小时,而且肺部影像学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可以转为口服药治疗等。郭燕红解释,这些变化主要是基于现在防控和临床治疗相关要求所进行的调整。诊疗方案中,住院患者出院按照常规疾病的诊疗要求,由临床医生对感染者疾病情况、康复情况等进行综合研判。

她进一步表示,疫情早期,由于新冠病毒致病力较强,为了减少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影响,特别是减少进一步感染和传播,对新冠病毒感染实行比较严格的“乙类甲管”措施,包括应收尽收、应治尽治。随着病毒不断变异,其致病力逐渐减弱,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更注重防重症,提高医疗救治的水平和能力。

“当患者具备了出院的基本条件,由医生研判之后再出院。这样可大大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郭燕红说。

临床分型“一减一增”

第十版诊疗方案对临床分型进行了调整,取消普通型,增加中型。调整后,感染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危重型。

郭燕红解释,从疾病临床表现来看,普通型一般代表了疾病最常见的典型表现。新冠病毒早期致病力较强,相当数量感染者出现典型的肺炎表现,因此,在临床分型上采用了“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的分类方式。随着病毒不断变异,疾病特点发生了明显变化,大多数感染者症状较轻,发生肺炎的比例大幅降低。

为更好体现疾病特点,第十版诊疗方案对临床分型进行了调整,更加符合临床实际。郭燕红说:“临床分型调整以后,有利于临床医务人员对患者的疾病进行综合研判,并根据病情给予综合治疗。”

第十版诊疗方案还取消了医学观察期的中医治疗。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表示,这是适应国家防控政策而做出的重要调整,随着实施“乙类乙管”,已经没有了无症状感染人群和密接人群的概念,医学观察期的基本任务已经完成。

与基础疾病共治

第十版诊疗方案强化了新冠病毒感染与基础疾病共治理念。在治疗过程中,不仅要强化新冠病毒感染的治疗,更要对基础性疾病进行对因和对症治疗;通过多学科会诊,促进患者全面恢复健康。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说,对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重症以呼吸支持为主,其他重症通过多学科合作的模式,最大限度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第十版诊疗方案坚持中西医结合,注重发挥中医药在临床救治当中的作用。刘清泉表示,针对危重症的呼吸机治疗、脓毒症、休克、多器官衰竭等情况,可以针药并用,一人一方,一人一策,最大程度减少危重症和病亡。

第十版诊疗方案强化关口前移,防止轻症转为重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全力配合关口前移的防治策略,发挥好院前急救作用。密切与医联体医院的上下联动,与专家建立线上会诊、线下绿色转运通道。”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李永锦说,他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社区卫生服务站全力接诊下转患者,提供输液、氧疗、用药、康复、随访和咨询等服务。

文:健康报首席记者 姚常房

编辑:管仲瑶

校对:马杨

审核:徐秉楠 陈飞